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郎永强:汽车不再是治霾不力的替罪羊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郎永强
2014年01月06日 11:59:54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郎永强

作者:郎永强

核心提示:近年来,中国的雾霾污染一直受到关注,特别是北方地区,一旦出现雾霾污染,PM2.5值都能高到爆表,由于雾霾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

凤凰汽车评论 近年来,中国的雾霾污染一直受到关注,特别是北方地区,一旦出现雾霾污染,PM2.5值都能高到“爆表”,由于雾霾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治理雾霾污染已经刻不容缓。

关于雾霾的形成,环保部门一直归咎于汽车尾气,这显然非常草率。多年来,中国一直在用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常年不重视环境保护而带来的多重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水质的污染、土壤的污染都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雾霾只是众多污染中的一种。所以环保部门把几十年来破坏环境的恶果全部推给汽车显然无法令人信服。

或许是处于便于政策制定的考虑,去年相关环保部门向社会公布了一条雾霾形成的数据,原文是这么说的:北京雾霾天气从影响来看,机动车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这是一组看起来非常“和谐”的数据,很明显,机动车尾气污染居首,也许是为了让公众信服,环保部门在公布以上数据的同时,还堆出了中国环科院、北大、清华、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等一系列科研部门,以此佐证其数据的正确性。

就这样,在环保部门言辞凿凿的所谓科学数据下,汽车俨然成了洪水猛兽,已经到了为了一口健康空气必须立即除之而后快的程度。汽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相关部门举着环保的大旗在北京实施了对汽车的限行、限购、强制停运等一系列所谓治理雾霾污染的措施,最近又要征收拥堵费、污染费等,汽车业的发展在北京等地区遭到了抑制。其实环保部门的做法非常狡诈,因为多年来对环境的破坏其实已经非常严重,解开雾霾的恶果岂是一朝就能治理好的?

相关环保部门很明白治理雾霾污染的难度,所以如果把大部分的罪名推给汽车,就比较好办了。因为汽车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很多人出行离不开汽车,所以一旦再出现大面积的雾霾污染,当舆论指责环保部门治霾不力时,相关环保部门就可以随时抛出汽车作为替罪羊,“谁让你们还开车的?今天的霾污染是因为你们昨天使用了汽车,排放了尾气!”进行这样的诡辩为自己开脱。这显然不是真心解决雾霾污染的态度。

而环保部门如果指明工业污染的严重性,那么治理工业污染就要啃很多硬骨头,仅想想就令人头疼。特别是现在国内正处于大拆大建的时代,对环境的破坏也很大,仅凭环保部门岂能改变这些社会问题?所以汽车还是个好捏的软柿子,想什么时候捏就捏,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虽然很多汽车媒体及评论员都强烈反对把雾霾污染野蛮的推给汽车,但是各种针对汽车的限制政策依旧在陆续出台,比如近期天津环保部门以治霾为名实施尾号限行,随后交管部门又进行了汽车限购。紧接着石家庄市也实行了汽车尾号限行。汽车俨然成了环境污染的罪魁,汽车业的发展也因此将进入困难期。

还好,在2013年年末出现了转机,2013年12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发表了,针对2009-2010年不同季节在北京城区采集的121对特氟龙和石英膜PM2.5样品的研究结果,根据获取的北京四个季节PM2.5的质量浓度、29种素、9种离子和8个组分有机碳无机碳等化学组分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北京城区细颗粒物总体污染水平及季节变化特征。研究发现,虽然SO2、NOX等前体物在冬季较高,但是二次无机气溶胶更倾向于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形成。相反,二次有机气溶胶更倾向于在干冷的冬季形成。同时,结合源解析模型正矩阵因子分析(PMF)、潜在源分析(PSCF)等方法,探讨了不同季节影响北京城市PM2.5的主要贡献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这些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沙尘天气常对春季气溶胶有重要影响,而在秋冬季节,来自建设工地的浮尘和街道的再悬浮尘是土壤尘的主要来源。燃煤源冬季贡献最大,生物质燃烧源贡献春、秋较高,冬、夏季较低,工业污染源贡献在夏秋季节较高。二次无机气溶胶在夏季和春季的贡献最高,是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季节变化的体现,同时也与对二次无机气溶胶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光化学过程有关。该成果在国际期刊《大气化学与物理学》(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上发表。

从以上研究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汽车并不是雾霾的主要污染源,事实上汽车的污染非常小,工业污染才是真正的罪魁。这也证明了环保部门针对汽车的一系列所谓治霾措施是有偏差的。汽车也不再是治霾不力的替罪羊

汽车不是雾霾主要污染源的科研成果发表后,连日来,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公众要求环保部门重新制定治霾措施,针对汽车的一切限制政策也应该废止。或许是迫于压力,环保部门在2013年12月31日向媒体发布了《北京环科院院长:机动车排放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毋庸置疑》的文章,但由于该文是政府官员的话,在科技界显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所以几天后,也就是2014年1月3日环保部门又对外公布了《多位专家谈北京汽车对PM2.5贡献不足4%:被低估》,细读两篇文章后发现:文中居然没有一句是用科学的方法在反驳张仁健的研究成果,文章中的用词诸如“毋庸置疑、严重低估、十分荒、专家组一致认为”等话语用于政策路线的拥护上还算恰当,但用于科学研究显然有失水准,也让人更加质疑以上两篇所谓反驳文章的科学性。因为科学研究要的是准确数据,但是这两篇所谓的反驳文章显然都缺乏足够的论据。而且两文的共同点是都抬出了中国环科院、北大、清华、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等这些科研部门帮腔,这就更让人觉得好笑了。科研靠的是正确、准确的证据和数据,抬出这么多的部门有什么意义?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当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后,很多物理学家理解不了,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100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闻讯后,仅仅耸耸肩道:“一百位?干嘛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一个人出面也就足够了。”

现在张仁健的科研成果已被国际科学期刊发表,其他反驳他的所谓研究成果是否也拿到国际上去论证过呢?在这次所谓的“多位专家谈北京汽车对PM2.5贡献不足4%”的文章中,居然有这么一段:“中科院紧急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该院大气雾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召集相关专家进行认真探讨,得出一致结论这一数字被严重低估”的论述,这真是笑话,难道科学论证,就是一堆顶着科学家头衔的专家坐在一起,开会讨论出来的?也不用做实验,也不用做进一步的科学论证,然后获得“一致结论”?总而言之,“汽车不再是治霾不力的替罪羊”这一结论倒是已深入民心,专捏着民众的汽车说事儿的目的也必然不能再达到。

中国自入世以来,汽车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优越的现代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汽车绝对不是洪水猛兽,它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后的产物。纽约、东京、伦敦等诸多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远超北京,这些地区的空气PM2.5值不足中国雾霾污染的二十分之一,这又作何解释呢?治理环境污染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被污染的环境是不可能因为相关部门找到了一个替罪羊就能自动净化好的。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人文作家、专栏作家、独立汽车评论员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