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郎永强:华商争夺菲斯科图的是什么?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郎永强
2014年01月20日 11:10:55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郎永强

作者:郎永强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最近破产企业菲斯科可谓名声大噪,这是因为有两位华商土豪相中了它,正在加价竞购,现在竞购者双方不仅互不服气、一再加价,...

凤凰汽车评论 最近破产企业菲斯科可谓名声大噪,这是因为有两位华商土豪相中了它,正在加价竞购,现在竞购者双方不仅互不服气、一再加价,而且还相互指责、对薄公堂,就差拔刀相向了,事情的原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需慢慢道来。

菲斯科公司,2007年诞生与美国加州,豪华新能源超跑生产企业,因创始人为亨里克•菲斯科而得名。该企业只生产过一款车型,因时运不济,未上市先召、回两度自燃、两度召回,销售量扶摇直下,后来该公司位于纽约仓库的300辆豪华电动车被海水浸泡、损失惨重,而且在海水漫过这些电动车的时候,又有几辆发生了自燃。就这样,昙花一现般的菲斯科电动车走向了破产,后来该公司的创始人兼CEO亨里克•菲斯科宣布辞职。2013年上半年,菲斯科公司对外宣布已经无力偿还贷款,于是菲斯科走上了破产、重组、被并购之路。

现在竞购菲斯科的两位卖家都有着非凡的背景及影响力,一位是中国最大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万向集团,一位是亚洲首富李嘉诚之二公子、有“小超人”之称的李泽楷。原本李泽楷就是菲斯科公司的股权持有人之一。

当菲斯科宣布“要卖了”时,菲斯科公司的创始人亨里克•菲斯科就找上了李泽楷,希望后者能将菲斯科买下来,然后让该公司重振雄风,而李泽楷也非常看好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毕竟有个红的发紫的特斯拉电动车走向了成功。于是李泽楷当即决定砸2500万美拿下菲斯科。

但是同样对菲斯科公司感兴趣的还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土豪们,中国大陆的财团对于海外破产企业的并购总是表现出非凡的热情,在多次的国际收购案中一副“别的没有,就是有钱!”的做派。菲斯科公司先后吸引了吉利汽车东风汽车、北汽集团、广汇集团和万向集团的兴趣,这些公司也都到美国考察过,但是坚持到最后的就是万向集团。

当李泽楷要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将菲斯科公司收入囊中的时候,万向集团一声怒吼:“放下!我来!”当即砸出2572.5万美元要菲斯科,由于多了七十多万美元,菲斯科公司的无担保债权人宣布支持万向集团。小超人李泽楷也怒了,再加价100万美元,万向那边则像被侮辱了一样,义愤填膺,一路将收购的价格抬到了3570万美元,李泽楷一咬牙一跺脚,在2014年1月13日宣布出价5500万美元收下菲斯科!比原先的收购价翻了两倍多!

而在法院那边,双方也没消停,原菲斯科公司的一部分人向法院提交申请,反对将菲斯科公司卖给万向集团,并声称万向在收购了A123新能源电池制造公司后,故意从中作梗,导致菲斯科破产;而万向集团也向法院起诉菲斯科的高管不恰当地将公司出售给李泽楷,属不正当竞争,要求公开拍卖。据最新的消息是,现在法院已经做出了允许万向与李泽楷公开竞购菲斯科的决定。

到底将来菲斯科会花落谁家,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菲斯科就真的值那么多钱吗?菲斯科公司无论是在美国车坛还是在世界汽车业中几乎没有什么根基,它的渺小比划起的一颗火星还要弱,旗下的业务量、投产的车型、相关的售后服务网点比钻石还要稀少。这些先天的不足都注定了菲斯科的车型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将是市场中的小小众。花那么多钱买下这样一个先天不足、后天失良的企业,真的有必要吗?

另外,菲斯科的定位是超级豪华电动跑车,这类车型的消费人群都是美国的中上层人士,这些人都是社会的精英,他们能比普通人更早的获得更多的社会信息,优越的生活也会让这部分人非常重视汽车安全,菲斯科旗下的车型多次出现自燃事故,这至少说明了菲斯科的车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大家都看到了,大红大紫的特斯拉在连续出现三次碰撞起火事故后,其股价便应声而跌。而未上市先召回使菲斯科已经在美国取得了不良的口碑,这也是菲斯科生产的汽车销售量差的原因。所以对于菲斯科的重生来说,不是要尽快的去投放多少新车型,而是要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赖,让广大消费者愿意为菲斯科的车型埋单,而要想从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谈何容易?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

最关键的是菲斯科公司生产的唯一一款车型,只有一个漂亮的壳子,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供应商的手里。说白了,菲斯科公司只是一个组装车间,现在加价抢购菲斯科的新买家们都在憧憬着未来菲斯科重新生产后的美好蓝图,愿望是好的,但是能实现吗?

另外,华商争夺菲斯科这个现象,也让笔者感受到了中国与美国在诸多问题上的不同,万向集团要实现造车梦,所以想拿下菲斯科,而李泽楷也想要造汽车,所以也要将菲斯科收入囊中。为什么一定要砸这多钱用一个破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实现造车梦呢?另起炉灶建一个造车厂或许还能省下不少钱。

如果是在美国,造车不是梦,无论是马斯克之于特斯拉,还是亨里克•菲斯科之于菲斯科,只要你有梦想,美国政府就会让你实现。但是在中国,这就会很难,各种各样的审批、没完没了的领导签字、各部门的盖章、莫名其妙的所谓资质,都凸显了权利的至高无上,造车的梦想绝对会断送在各路衙门老爷的批示中。如果大家不信,可以查一查李书福之于吉利的诞生过程。中国有多少非凡的创造力被那些数不清的衙门印章砸死了?数都数不清。所以华商们不图菲斯科有多少生产力,图的是能有个资质,然后用这个小小的海螺壳去完成自己恢弘的梦想,这就是我们华商的悲哀。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人文作家、专栏作家、独立汽车评论员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