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永强:国际油价下跌的红利去哪儿了?
作者:郎永强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1、两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备受争议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
凤凰汽车评论 1、两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备受争议
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的隆重举行是为了突显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本应该生活的快乐、轻松而充满希望。就在这一天前的12月1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突然下发通知,分别上调汽油和柴油等成品油的消费税。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12元/升提高到1.4元/升;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0.94元/升提高到1.1元/升。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成品油消费税半个月内的第二次上调。11月28日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将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在现行单位税额基础上提高0.12元/升。再将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在现行单位税额基础上提高0.14元/升。
两次猛提成品油消费税后,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国内油价下调幅度大幅缩水。12月12日国际油价纽约油价和布伦特油价分别收于每桶57.81美元和61.85美元,按照国内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汽、柴油价格本应该每吨分别降低670元和640元。但是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抢先一步提高了油消税,导致国内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仅仅降低了0.13元和0.34元。
一般来说,税负的增加与减小,直接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决策,所以税负的改变应该征得人大及相关法律部门的许可,最差也得有个征求意见的听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和税收制度只能制定法律。税收显然涉及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税收立法应该专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今年在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赵平就曾表示,税收政策改革的一个基本点是:“凡是要增加收税的必须通过立法,政府任何加税要通过人大。”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今年11月曾对媒体表示:目前我们国家税收立法状态是政府说了算,甚至人大都不需要讨论。我们国家在84、85年把税收立法权授给了国务院。这种情况要改变过来。如果增税、收税需要通过人大立法的话,我相信政府片面增税的情况会得到抑制。
所以,仅凭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的一纸文书就提高了油消税,并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因此备受争议。
2、油价下降会引起过度消费吗?
那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又是基于什么理由上调的油消税呢?
根据财政部网站上发布的答记者问稿件,对于“为什么调整成品油消费税”的解释是“我国的消费税不是普遍征收的,仅对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等特点的消费品征收,对成品油征收消费税,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抑制对能源的过度消费,是国际上比较普遍采用的做法;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消费税在治理大气污染、促进节能减排方面的调控力度,合理引导消费需求,再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是必要的。”
此前11月28日的上调成品油消费税,财政部税政司的解释也是如此:“为了促进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而且中国相当一部分城市受到较大范围、较长时间的严重雾霾天气困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适当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可以促进大气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引导消费需求,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利用。”因此提高税收。
那么综合财政部门对两次加税的解释,基本就是一个理由,都是什么未来“通过加税抑制石油消费,达到环保的目的”。
拉出“节能环保”的大旗为提高油消税做理由,我们无力反驳也不能反驳,毕竟中国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何种程度,真是触目惊人,人们都希望被污染的环境所有改善。
问题是,提高成品油消费税是为了保护环境、抑制过度消费燃油,但是燃油被过度消费了吗?油价还没有跌,过度消费现象根本就还没有出现,就以这种莫须有的推理式的预言理由打着环保的旗号加税,能令人信服吗?
目前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仅仅下降了不到一元钱,这会引起过度消费吗?在中国八成以上的私家车主都是有家有口有工作有事业的,他们会因为油价下降了不到一块钱就加满油然后满大街的溜车玩吗?你、我以及财政部门及税务总局的老爷们,我们谁有这么多的空余时间没事找事的加满油开车玩?而搞物流运输的大货车们,更不可能因为燃油价格下降了一元钱,而开着空车溜高速路吧?油价的适当降低只会激起社会经济再进步的活力。法院能因为这个人可能会杀人而提前把他判死刑吗?那么反过来再看这个问题,你们能因为可能会出现成品油的过度消费而提前加税吗?这样做合理吗?合法吗?和国家有关规定吗?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真的因为燃油价格下降而导致私家车主多开了车,尾气污染确实增多了,环境问题严重了,那么这时再提出抑制成品油的消费,为时不晚吧?而且这也是环保部门的事情吧?需要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打着环保部门的旗号加税吗?另外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归发改委管的,但是此次提税,却找出了什么“符合国家宏观调控规定、有利于消费方式变革,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类的理由,既然全国宏观调控的事儿也被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揽走了,还需要发改委干什么呢?
油价还没降,过度消费燃油的现象还没出现、环境问题还没有压力、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方向也没有需要用税调整的时候、更没通过人大决议,连续两次上调油消税,民众能信服吗?
3、国际油价下降的红利去哪儿了?
先摘录一篇央视财经报道的原文:“因全球原油需求预期降低,美原油库存上升,国际油价10号再次下跌,创五年来新低。目前,全美国平均汽油价格为每加仑2.66美元,约合人民币3. 61元一升。预计明年将降低23%,消费者共可省下1000亿美元。这是完全停不下来的节奏啊!羡慕嫉妒恨?”
当我们了解了美国的油价后,我们有必要问一问:难道美国政府不知道环境保护?不知道节约资源?不知道收税?美国成品油随着国际油价下跌,降低了美国人的用车成本,降低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也激活了美国民众的消费热情,导致美国经济收益明显。
另外一个受益者就是中国的有关石化企业,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若按照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来简单计算,25%的跌幅将使得中国2014年进口油价节省超过200亿美元成本。油价下跌也为中国加快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创造机会。
第三个受益者就是国家财政,当国际油价下降的时候,迫不及待的两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将老百姓口袋里可能节省下的几十元油资抽走了,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对财政部连续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吐槽称:“油价下降的好处全装财政口袋了”。
唯一没有受益的就是中国的百姓。
也有专家争辩称:“从全球看,2012年以来,已有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相继提高了成品油消费税,目的是为了降低能耗。再者,我国汽油、柴油流转税赋比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都要低,更低于欧盟国家。并举例说以德国为例,其汽油税负占价格比例约为57%,而中国目前只占40%。”但是,这位专家请您注意:德国的成品油税收,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于道路建设。根据德国《高速公路养路费法》规定,只对12吨以上的卡车收费,其余车辆一律免费。反观国内呢?您的这些说辞还能站住脚吗?!
文末笔者再附一篇国家的钱又花不完的报道: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支出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不过,12月份仍有2.6万亿元待支。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此前曾作出回应表示,年底剩余的财政支出预算,并不是要无序突击花掉,所有资金按照预算用途和项目合同,乱花钱将面临审计监督。不过,年底财政支出大幅高于之前的月平均数,却是不争的事实。
吉林省一位多年负责审计的刘先生介绍说:计划处负责给你拨指标,那你今年你要多少经费,你拨100万,你到年底到十月份就开始想到这个事了,咱们才花了80万还差20万怎么办,你花不花,你不花你这个钱也不能做奖金,单位也截留不了,你花了呢明年你兴许就能争取到110万的指标,你势必会把这个钱花出去。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别看现在闹得欢,下一家“休克”的车企就是你!
2016-11-01 20:07:35
发展新能源车不能当政绩 投资过热让人忧
2016-07-15 15:50:45
火力全开 多款重磅SUV引爆北京车展
2016-04-22 15:21:04
原力觉醒 中国品牌SUV的市场反击
2016-02-02 08:37:55
中国品牌应打造拳头产品应对市场压力
2015-12-21 10:26:44
是谁“推倒了”东风总经理朱福寿?
2015-11-03 09:50:37
在深秋霜降前 轿车和MPV先“双降”
2015-11-02 21:58:18
郎永强:SUV市场身陷双重危机
2015-09-21 09:33:39
自主车企借力成都车展 扩张西部市场
2015-09-03 16:59:18
7月销量解析:SUV无法撼动轿车主流地位
2015-08-20 10:04:18
自主竞争愈发激烈 如何抢占车市先机?
2015-08-03 10:21:30
轿车市场份额不断衰退 遭遇内挤外压
2015-07-21 11:20:49
北京新能源车市场是座待开采的"金矿"
2015-07-20 10:39:35
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方式需更加多元化
2015-07-18 01:22:46
自主小型SUV需坚持精品化研发之路
2015-06-26 11:36:08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