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郎永强:GDP下调对车市的影响有多大?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郎永强
2015年03月13日 09:27:28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郎永强

作者:郎永强

核心提示:今年两会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中国的GDP增速将保持在7%左右。有人说车市是经济的温度计,下调GDP目标对车市发展会有哪些影响呢?车企又该怎样应对?

凤凰汽车评论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中国的GDP增速将保持在7%左右。我们知道,2014年中国的GDP增速只有7.4%,这已经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了,而2015年的GDP增速目标又下调了0.4个百分点,这证明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多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做出调整的地步,这显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对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也有诸多猜测。

那么下调GDP目标对车市发展会有哪些影响呢?有人说车市是经济的温度计,因此在GDP下调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形势将更加困难和复杂,在这种状况下,车企该怎样应对?车市又会有哪些变化?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巧合的是,今年年初,中汽协对2015年的车市增长做过预测,居然与GDP的增速几乎一样。中汽协估计:2015年中国汽车全年销量增速为7%左右。其中,乘用车预计销量增速约8%。轿车产销量预计增速仅为1%。而SUV和MPV将继续保持强势,增速分别为25%和35%。商用车的整体增速预计在2.4%左右,其中货车增速约为1.3%,客车增速约为6.5%。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众所周知,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3.64万亿,同比增长7.4%。而2014年中国乘用车产销1991.98万辆和1970.06万辆,同比增长10.15%和9.88%,明显高于GDP增速。据商务部监测,全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亦或说,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很明显,汽车消费是推动国内GDP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之一。

虽然现在国内已经有包括北京、天津、杭州、深圳、广州等在内的8个城市实施了汽车限行限购政策,对汽车业的正常发展破坏很大。 但是大家也已经看到了,地方政府简单粗暴的汽车限行限购遭到了本次两会代表们的强烈抗议,社会各界对地方政府的行为也有诸多不满。

3月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当有记者问道:一些地方出台的限行、限购、限号等措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强烈的影响,立法法这次通过之后,诸如像限行、限购、限号这样一些“红头文件”会不会就被视为违法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郑淑娜回答:对地方政府的规章在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件尚不成熟的,可以先制定政府规章,但是满两年必须要提交本级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如果不提交,满两年就要失效了。现在媒体提到的“红头文件”,不是地方政府规章,虽然不属于立法法的调整范围,但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更不能设定减损公民权利和增加公民义务的规范。对于规范性文件,我国监督法规定,本级人大常委会可以审查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是不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如果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人大是有权撤销的。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做出减损公民权利和增加公民义务的决定。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地方政府再搞突限、野蛮剥夺民众的购车权,两年之内没有通过人大立法的就要失效。此消息一经媒体传出,立即引起了热议,虽然最终结果如何还需以观后效,但是我认为至少以后地方政府再实施粗暴野蛮的“半夜鸡叫式”限购时,还需掂量,至少已经有所顾忌。

目前在两会讨论中,很多代表在提案中强调,一些地方政府强制实施汽车限行限购,不仅没有有效解决城市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反而加重了消费者的购车负担、滞碍了汽车经济有序发展,某些地方政府一限了之的做法其实就是懒政,建议立即废除汽车限行限购政策。

针对懒政,3月5日李克强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强特别强调: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狠抓贯彻落实,创造性开展工作。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因此,我们可以综合来看,汽车工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GDP的平稳增速意义重大。但是地方政府针对汽车出台的限行限购政策又会严重滞碍汽车工业的发展,这种“一刀切”的治堵治污措施显然是某些官员不作为的懒政行为,既不符合人大要求,更违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而李克强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对为官不为、懒惰怠政的行为进行追责,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的认为,以后中国可能不会再出现限行限购这种顶风而上的懒政做法了。没有限行限购的滞碍,汽车工业的发展必将更快。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根据公安部交管局提供的信息,目前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为1.5亿辆左右,还没有达到饱和,所以中国乘用车的刚性需求依旧还在,车市增速不会骤然下降。而且李克强在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2015年应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既然国家要加速黄标车的淘汰,那么也会势必增加新车型的销售量。以上为乐观看法。

从悲观的角度去看,宏观经济的下行,势必会影响很多人都收入。而选购汽车本身就是纯粹的消费行为,收入下降这种消费也会萎缩,那么原本准备购买新车或换车的消费者,他们的购车计划或许就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购买新车计划的延后或搁置,自然会影响到车市的销售量。

汽车销量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前几年欧洲经济的不景气曾导致欧洲车市严重衰退,一度导致欧洲的诸多老牌汽车生产企业陷入破产的窘境,东风集团成功入股PSA就是在那时发生的。但是我认为,由于中国车市还未进入饱和状态,即便是GDP增速放缓,影响一定会有,但是不会对车市造成重大伤害。

目前来看,车企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产能是否已经过剩的问题,从前几年一直到最近,车企的规划书中提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扩充产能”,每年都有几百万辆以上的产能在扩充,就现在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很多车企特别是自主车企真的需要铺出那么大的摊子吗?真的需要那么多的生产线吗?真的能消化掉那高额的银行借贷负担吗?过于乐观的看待中国车市的发展状态,显然不是成熟车企的战略理念。检视自己的产能是否过剩是当前车企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来看,随着车市竞争的不断加剧,导致的同质化问题已经非常明显。车身外观设计越来越漂亮、加装的配置越来越丰富,但是竞争的最终状态还是对品质的考验,所以对高品质的追求一定不能放松。

前段时间,中国人到日本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日本家电的高品质、智能化是促使其购买的主要因素。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发布的各国工业竞争力报告来看,新世纪以来,日本在全球制造业领域仍然稳坐头把交椅。该报告从制造业人均生产值、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力等各个方面对135个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估,最终认定日本为最具有制造业竞争力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德国、美国、韩国和台湾,中国位列第7。强调高品质一直是日本和德国制造业的常胜之道,所以中国车企在前进之路上,一定不可忽略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是当市场竞争进入极限状态时唯一能够生存下去的法则。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人文作家、专栏作家、独立汽车评论员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