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汽车经销商的4S模式已遇“终结者”?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王国信
2015年07月08日 08:30:00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王国信

作者:王国信

核心提示:今年后市场的火热让4S店的存亡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在几乎所有的大型论坛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同样的话题——汽车经销商如何拥抱互联网时代。

凤凰汽车评论 今年后市场的火热让4S店的存亡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在几乎所有的大型论坛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同样的话题——汽车经销商如何拥抱互联网时代。表面来看,讨论这个话题的背景是否与其他行业一样,是契合中央改革思路,以“互联网+”而改造传统行业。但实际上,汽车经销商的“拥抱”互联网,却是关系到生死存亡。

首先,汽车经销商的亏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经销商普遍经营压力增大,从2010年前七成经销商盈利到目前仅三成盈利。41.48%的经销商利润在正负5%之间,其中有9.87%经销商呈现严重亏损,仅有20%经销商对2014年企业经营状况表示满意。2014年超过合理库存水平约66万辆,占用资金约为924亿

去年底,连续爆发的汽车经销商抱团起义反抗整车厂,以及今年上半年经销商密集的跑路事件说明,汽车经销商确实已经处在存亡线上。问题很是明显,但是怎么改?从目前来看,更多的经销商的方式是上网卖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将传统的“坐商”模式改变为“行商”,当然是获得销售线索较有效率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作用有多大?实际上并不大。

第一,跨区域销售在整车厂的销售中依然是不允许的。第二,目前新车市场的规模增长是很小的。第三,线上的销售线索实际上本来就是潜在客户。换句话说,这也差不多就是左手倒右手。经销商的转型,在业内形成共识的是业务结构的调整。

目前,汽车经销商在营收方面,新车销售占比达到86.74%,其次为售后服务的9.78%和二手车的2.26%,其他业务占比均低于1%。利润方面,营收占比不到10%的售后服务,占比达到50%,而新车销售的利润只占40%,汽车保险占4%,汽车金融3%,二手车销售占2%。调整的方向是在二手车、汽车金融、售后服务等板块寻觅新的增长,不再单纯依赖新车销售。

但是这根救命稻草4S店能否抓得住?很大程度上来说,4S店正在流失客户。据负责汽车经销商售后维修业务的高管向记者坦言,目前国内4S店的客户流失率在35%左右,有的豪华品牌店已经达到了50%,主要原因是4S店维修保养价格过高、客户满意度低、店铺位置不便等。

今年3.15晚会曾曝光过汽车4S店的乱收费问题。实际上,任何一个有车一族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去年开始联合发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在整车配件零整比系数中,一些车型系数高达1273%,最低的为272%。所谓“零整比”是配件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即市场上车辆全部零配件的价格之和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系数为1273%的车型,如果更换所有配件,所花的费用可以买12辆新车。

当然,不仅仅是价格问题,服务质量也是一大顽疾——花了钱还收不到应有的服务,甚至还被冷脸相待。消费者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选择在4S进行保养维修,一般是被迫的选择。按照国内的汽车厂规定,客户购车后前2年选择在店内做维修保养,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如果保修期内不在4S店做保养和维修的车辆出现问题后将无法获得赔偿的考虑。这是4S店维修业务的根基——不过眼下这个根基也开始动摇。

去年9月,由交通运输部牵头,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中国保监会等十个部委参与制定的《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公开征求意见两个半月之后,正式在交通运输部的官方网站对外颁布。这标志着汽车反垄断进一步延伸到汽车售后维修市场。

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不同,最终版的《意见》为维修技术信息公开设立了明确的时间表,以及明确的惩罚措施。与《意见》相配合的是,新的汽车经销商品牌管理办法也在制定之中。新的品牌管理办法可能会取消厂家授权的制度。这意味着一家4S店可以同时卖多个品牌,不再受‘授权 ’和品牌管理办法的约束。相应的变化是,很快市场会一下活跃起来。很有可能出现很多汽车大卖场 、汽车超市一类的综合销售公司,4S店就没有了优势。

在售后维修方面,也已经有资本闻风而动。据悉,目前北京地区线下认证的一二类维修厂店已经有500家与duangduang车仆APP签约,到8月份这一数字将达到1000家,未来该软件上线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冲击4S店售后维修等方面的业务。

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大一批立足于后市场的O2O、B2O公司建立,比较知名的像养爱车、车易拍、爱洗车、E保养等数十家汽车后市场服务商,其中很大部分是以上门服务的方式提供汽车维修保养。不过,目前还没有一个新公司将线下的国家认证维修公司集结起来,实现供需的有效配给。

不过,与保养类服务不一样的是,汽车维修的花费更高,并且在目前而言,仍需要厂家的认证,这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很明显,未来政策走势将决定这些新兴的方式能否获得更大发展,对消费者而言,也意味着能否进一步获得利益保护和更多优惠。但不管如何,中国汽车经销商的4S模式已经发展到一个瓶颈期。改变是必须发生的,否则只会被取代。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经济观察报汽车行业记者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