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领域造车掀热潮 汽车不能单靠刷"脸"
作者:骆予
核心提示:这年头,股市的跌宕起伏,加剧了实体投资市场的热度,即便是被告知无数次投资汽车有风险,也依然阻挡不了太多人的“造车梦”。
凤凰汽车评论 这年头,股市的跌宕起伏,加剧了实体投资市场的热度,即便是被告知无数次投资汽车有风险,也依然阻挡不了太多人的“造车梦”。85后的创业者黄修源和他的游侠汽车刚露面,潍柴在28日又迎来整车市场的首款MPV产品下线,同日还有凯翼汽车的互联网众包造车项目上线。加上之前阿里、腾讯、乐视、李想的蔚来汽车等等,即便是今年国内汽车市场并不尽如人意,跨领域造车热潮的热度一点不见降温。
作为产业链超长、资金链足够庞大的汽车行业来讲,本身不具备风险投资的先天优势,却因为特斯拉的诞生,激发了太多人的造车神经,尤其是圈外人的极大兴趣。梦想家始终相信,只要产品质量足够可靠,性价比足够有优势,就不愁车子卖不出去。这种思维在小商品市场具有足够的真理性,但放在汽车市场,我们只能说,这确实是只有梦想家才会坚持的信条。
汽车是一个高度看“脸”的产品,足够美观的外形在国内市场绝对可以占据先机,但汽车却同样是一个绝对不能靠“脸”吃饭的行业。因为百年积累的品牌理念,让人们更愿意在品牌导向的前提下,再去比较哪个“脸面”更打动人。所以,无论有多少造车的梦想家,打造品牌比打造产品更加重要,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相比国际汽车市场,最不缺的就是品牌,数量足以创造吉尼斯纪录,反过来最缺的也是品牌,甚至没有一个品牌可以优秀到能够真正和合资品牌相抗衡。
所以,在品牌竞争时代,夸领域造车的首要任务依然是打造一个人们信赖的品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可靠性的产品性能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已经沦为前提条件,而不再是比拼的核心。
远的新能源、互联网汽车不说,就是同一汽车品牌的不同类别产品,都可能因为品牌的定位和形象,而导致产品生命线的低开低走。就说MPV市场的跨领域造车,这仅属于在乘用车范围内细分市场的延伸造车了,同样存在品牌瓶颈的问题。笔者在上周参加一个电台的连线访谈时,就聊到了上海通用五菱旗下宝骏品牌由MPV向轿车和SUV扩张的问题,在MPV如日中天的五菱和宝骏,在轿车市场,宝骏630已经呈现出未老先衰的迹象,18日刚上市的首款SUV产品宝骏560则同样需要面临从MPV向SUV扩张的风险。反过来,奇瑞和比亚迪这类传统乘用车强势企业,奇瑞前有威麟V5后有艾瑞泽M7,比亚迪的M6在MPV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同领域跨细分市场都如此之难,何况从一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空降”到造车行列?
而与上汽通用五菱发展路线如出一辙的还有江淮和东风柳汽,只是后两者的跨市场领域扩张道路走的更早一些。虽然瑞风S3和景逸SUV的销量表现已经不俗,但相比它们在MPV市场的三甲地位来看,要走的道路依然很长。而转型的前提依然是固有核心市场的稳固,即在MPV市场的稳定和上升。曾经凭借瑞风在MPV市场如日中天的江淮,就曾在2014年再次将商用车的发展战略推向前列,以商用车稳固江淮的核心市场,再适时谋求乘用车的发展。这也给五菱、柳汽提供一个参考,作为乘用车的后进者,尤其是目前国内乘用车市场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下,若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做好吃苦头、并且长期吃苦头的准备。所以,这也有了近期在MPV市场升级上的新趋势,就是盲目的高端化进程已经降温,渐进式的升级成为更为理性的一种策略。
我们看到,江淮、五菱和柳汽这种跨细分市场的“由商转乘”,已经是非一日之事,还需要时间准备,其他跨领域的造车,想必遇到的困难会更大。尤其是互联网和新能源领域的造车热,目前仅仅是在造型阶段和模具阶段的热吵,还没经过生产工艺的洗礼,更没有接受市场的考验,所有的信誓旦旦都为时过早。跨行业造车,首先就得向跨细分市场造车看齐,步子太大,不确定系数就更多,慢慢爬升策略虽也不易,但步子要相对稳一些。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中国车企在世界500强上演“大跃进”?
2016-07-26 09:33:08
保客和粉丝营销或将成为2016年车企营销重点
2016-05-27 15:44:20
向车市宣战 新能源车北京车展集体亮相
2016-04-22 11:16:50
新销售管理办法虽好 可不要太过于奢望
2016-01-15 09:21:32
中国品牌也应能成就“不老的传说”
2015-09-16 16:44:04
五星扎堆 C-NCAP需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2015-07-17 07:24:05
经销商面临洗牌 汽车电商将迎新高潮
2015-06-26 15:43:49
车企调整销量目标或成下半年大趋势
2015-06-16 15:39:03
骆予:后限购时代 是不是新能源的春天
2015-03-30 10:20:07
骆予:自主MPV再不升级将是“死胡同”
2015-03-23 11:23:17
自主车企倒春寒过后加快“冰火两重天”
2015-03-18 10:17:49
自主车企谈"两会"民生 销量增长是关键
2015-03-06 18:00:56
骆予:2015年新能源汽车还需要聚聚人气
2015-02-25 09:57:18
销量"冲动式"高预期 自主车企要不得
2015-02-12 09:37:55
公车改革能改变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吗?
2015-02-02 10:44:55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