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 是否仅仅是口号?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2016年02月26日 09:44:55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作者: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2016年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会议提出,加快实现动力电...

凤凰汽车评论 2016年2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会议提出,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推动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动力电池创新平台,在关键材料、电池系统等共性、基础技术研发上集中发力。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根据动力电池性能、销量等指标对企业给予奖励。加大对动力电池数字化制造成套装备的支持。

那么该如何看待政府高层对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态度呢?

首先,从目前已经上市并批量销售的纯电动汽车看,其基本续航里程平均在250-300公里,低端的只有150-200公里,高端的可达350-400公里。充电时间一般慢充6-8个小时充满,快充30分钟可达到80%的水平。

其次,就是电池的低温和衰竭问题还是较为突出的。一方面在北方寒冷地区,到了冬季,即便充满电,车辆也无法行驶应有的里程;另一方面随着连续使用,电池组逐年呈现快速衰减的情况,原来充满电能跑100%的,到了第二年可能只能跑80%,到第三年甚至只能跑50%。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动力电池提出发展目标,应该说是切中要害。但是,何为“革命性突破”,却还未见任何权威解释。

一种理解就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无论是续航能力、充电时间还是衰竭率,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充满一次电的续航里程与同级别传统燃料汽车相当,充电时间从目前的以小时计转为按分钟计,使用若干年后其仍有不低于85%的电能,这当然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另一种理解就是虽然续航能力和充电时间没有实质性提升,但是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不因频繁的插拔而导致火灾等的发生,这样就为未来动力电池换电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然,如果在可预期的将来,既能使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得到提升,充电时间大幅缩短,同时还能确保其安全性更加可靠,那就更为完美了!

然而,美好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总是有着差距的。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的要协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力量,其大方向应该是极为正确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但是如何做到创新平台的开放共享,在市场化大环境下却是不易实现和做到的。该如何解决在相关的研发中,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分工问题?费用又该如何分担?最终相关的知识产权归谁所有?对企业改为“以奖代补”,以避免骗补行为,但是又该如何防范在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层面可能出现的骗补问题?

此外,表面看,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应该更多地担当研究的任务,但是对于实用型产品,更多地是一个系统集成和数据积累的过程,此时企业恐怕更为强势,而且离开企业参与的研发最终能否商业化都是存在问题的。

最后,哪些企业可以参与其中?是只有车企可以参与,还是只要是有意愿的企业均可介入?是由国家搭建一个或若干个平台,还是由不同的企业与不同的院校组建研发联盟,广种薄收?这恐怕涉及到开始就如何在供给侧进行顶层设计和安排的问题,处理不好,难免一哄而起,一啸而散。

由于目前有些地方把混合动力汽车排斥在新能源汽车之外,而作为传统燃料汽车的一个过渡性产品,混合动力汽车对于传统车企来说,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资源,减少浪费,同时也能实现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使用和减少排放。因此如果过于激进地跨越混合动力汽车这个门槛,而直接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面对新能源汽车其实仍未最终确定的技术路线,虽然大力发展动力电池的方向不错,但是其结果能否如愿,实在令人担忧。希望“取得革命性突破”不是仅仅停留在激情的口号上,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所谓“弯道超车”战略的经验教训应该予以汲取!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专栏作者: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