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张志勇:自主品牌生死存亡进入倒计时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张志勇
2014年03月07日 09:51:03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张志勇

作者:张志勇

核心提示:对于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最重要的是什么?国内外市场销量的扩大当然是最终的目的,而达到这个目的最需要的是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凤凰汽车评论  就在正反两个不同方面的意见争论不休时,工信部部长苗圩最新关于汽车合资公司股比是否放开的表示,暂时给汽车产业的合资股比限制政策划上了一个休止符。

日前,有媒体援引苗圩在2014汽车界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表示,工信部所管辖范围内,会分时段有序放开合资股比,汽车业会往后放一放。但自主品牌也必须尽快培养能与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

从媒体援引出来的苗圩的话透露出这样的意思:一个是汽车合资股比限制的政策放开是必然趋势,但是时间上会比较靠后;第二个是汽车相关政策的调整靠后是因为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调整要分时段有序放开;第三个意思是,留给汽车产业的机会与时间已经不多。

从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2103年透露出政府要调整汽车产业合资股比限制政策之后,官方的声音在加强。同时,针对汽车产业合资公司股比限制是否应该放开、什么时间放开的问题,业界争论不休。问题的最大焦点是:一旦合资公司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中国的自主品牌将受到多大的冲击,许多人心里没有底气。

从目前中外品牌的竞争力强弱对比来看,自主汽车品牌明显弱于外资品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反对汽车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的人士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的自主品牌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自强

具有抗衡外资品牌的实力?

尽管工信部部长苗圩作为主管部门的领导,透露出汽车产业合资股比限制政策调整不会马上成为现实,但是汽车产业调整外资投资政策已经是未来政策的重要内容。

而且,暂时不调整汽车产业合资公司股比限制政策,并不是说时间还有很长。我个人预测,合资公司股比限制政策维持的最长时间不会超过5年。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已经经过了3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能够达到什么水平?

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中国会产生丰田、通用、大众这样的跨国公司吗?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中国会产生出口到美国、欧洲汽车市场的自主品牌吗?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中国的自主品牌会拥有汽车的某些核心技术专利吗?

按照一般的发展规律,以及目前自主品牌的水平,上述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在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进入生死存亡倒计时的今天,必须以破釜沉舟的精神来对待合资公司股比限制政策调整的问题。

破釜沉舟的精神是什么?不前进,就等于死亡。而在5年的有限时间内就需要将所有的事情予以主次有别,轻重分明。

对于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最重要的是什么?国内外市场销量的扩大当然是最终的目的,而达到这个目的最需要的是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什么是市场竞争力?有人说是品牌,有人说是产品品质,有人说是核心技术。但是,对于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来说,目前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产品品质,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只有可持续开发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的汽车产品,自主品牌就能够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但是,达到这样一种结果的决定因素不是任何外部的因素,而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核心体系力的问题。核心体系能力最重要的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是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部分,国有汽车企业如何改革,将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合资股比限制政策之后能否继续存在并发展下去的关键。

实行政企分开,实行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所有一切的基础。国家作为出资人,只负责考核国有资本的增值与否。而在赋予企业管理权之后,企业的管理者将只向市场负责。同时,取消国有汽车企业中的管理者的行政身份,让管理者成为真正的企业职业经理人。

而且,将合资公司的业绩从国有汽车企业的总体考核中剥离出去,或者截然分开以实行不同的考核标准,加大自主品牌在考核中的权重。

当然,所有上述一切的基础是职业经理人的选聘机制,通过有效选聘机制,在世界范围内征召最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并赋予他们最大的自由裁量权。

只要确立了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就将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当然,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不仅仅有上面说到的国有汽车企业的品牌,还有大量的民营自主汽车品牌。在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过程中,国有汽车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但是也不能就说,民营自主汽车品牌不会受到影响。

国有汽车企业改革的重点突破方向是建立政企分开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民营汽车企业的重点方向则是建立以市场导向、以品质为核心的研发、生产、配套、销售体系。所谓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为核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目前的民营汽车企业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主导部分,尽管市场销量相比国有企业要大了许多,但是与外资品牌的差距仍然很明显。

民营汽车企业在产品品质的提升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生产上还有很大的欠缺。

因此,在未来可能面对的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民营汽车企业也必须“知落后而言战略”,确立并执行面向企业长远的战略方向。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虽然有诸如产品品质、核心技术等方面的短板,但是最大的短板还是来自于企业制度与管理体系方面。

面对合资股比限制政策放开的最后时期,中国自主品牌其实要做的不仅仅是即刻的应对措施,战略性的调整与强健有效完善的企业体系的建立才是保证自主品牌不断崛起的根本。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自主  品牌  市场  份额  存亡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行业评论员、专栏作家。现从事汽车公关、咨询、培训、汽车产业园区规划、论坛等。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