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撄宁:只有3.15才能让车企惶恐高效吗?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撄宁
2015年03月17日 10:11:37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撄宁

作者:撄宁

核心提示:近期,汽车圈内喧嚣一片,因为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再度报道了汽车行业的相关问题。只有登上了3.15的舞台,问题才足以引起企业的重视,消费者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吗?

凤凰汽车评论 近期,汽车圈内喧嚣一片,因为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再度报道了汽车行业的相关问题,如多家品牌4S店在售后服务领域存在的侵权行为,以及问题变速箱的使用等。没有被曝光的车企自然长舒一口气,然后欣欣然去该干嘛干嘛;而那些被曝光的车企,则抓紧危机公关的最佳时机,颇有效率的发出声明,纷纷表示将立即开展调查,加强监管,杜绝类似情况发生。

为何3.15晚会如此被消费者和车企重视,是因为很多问题,只有登上了3.15的舞台,才足以引起企业的重视,消费者的问题才得以解决。

诚然,3.15的威力不容小觑。此前3.15中所曝光的某车企领导曾直言,3.15给其品牌带来的影响甚大,致使车型销量大幅下滑,一年后都未恢复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也正因此,3.15晚会被众多消费者给予期待,也令各车企为之惶恐。

只是,每年只有一次3.15。过了3.15,在这一年的其他364天,车企还会时常因信誉问题而惶恐、紧张吗?还会如此高效率、认真地对待问题的出现吗?那些并未出现在3.15晚会中的问题,还有望被解决吗?恐怕未必。例如晚会中曝光的售后服务问题,其实长期以来就在汽车业内存在,很多消费者深受其害,只是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渠道,往往只能选择缄默,或者“暴力”维权。但在我们的身边,当车辆出现质量或服务问题时,常有消费者会拨打车企服务热线反映情况或上网投诉,却常被告知会尽快安排处理,而后便再无音讯。

难道我们只能盼望下一年的3.15,并且祈祷被曝光的“九牛一毛”中恰好自己遇到的这种问题?

之所以如此,或许还是与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环境和监管环境有着很大关系。一方面,对于汽车消费者而言,由于汽车产品技术的专业性,以及缺乏对汽车产品及技术的了解,确实很难发现如“小病大修”等侵权行为。因此便为汽车4S店、专修店等行业带来了“玩猫腻”的可能性,使其敢于明目张胆的欺骗消费者。另一方面,包括汽车质量、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在内的整个汽车行业监管环境的不成熟,如相关法律、监管部门设置的不健全,以及对车企、经销商的处罚不足以产生警示效果,也是导致车企、经销商“轻视”消费者的权益问题,未真正重视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原因。

试想,如果如今的中国车主处在一个成熟的监管环境之下,在遇到侵权行为而寻求解决时,能有法律、监管部门强有力的支持,能让车企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严重处罚,还有哪些车企会将消费者的权益问题置之不理。

如今,我国汽车三包法尽管终于出台,但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完善,一旦消费者的车辆出现问题,仍然无法找到具有权威的第三方来确定消费者与经销商、车企之间的责任问题。相比之下,美国除了有三包政策之外,还出台了汽车保用法。这部“柠檬法”的核心就是将产品质量否决权交给了车主。如果新车在一年或若干里程内出现某系统三次故障、两个系统4次故障或者故障导致该车20天停用,消费者就可以根据各州条件不同向厂家提出退款或者换车要求。在这过程中,州消费者协会给与消费者以充分的保障,消费者与厂家之间的过程简化到用维修单据来说话的程度。

所以,我国有关汽车监管的法律亟待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能也仍待健全。

作为企业而言,也应意识到,品牌信誉非一朝一夕之事。有时,质量或售后问题对于品牌形象的影响也存在着潜伏期,当时发生时并不会立刻使品牌形象受到损害,但一段时间之后,当问题突然集中爆发时,对整个企业形象的影响或许会是致命性的。只怕到那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再想提升品牌形象、恢复口碑和信誉,就并非易事了。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撄宁车道,专注车市动态,撄宁则特指道家所追求的一种修养境界,心神宁静,不被外界事物所扰。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