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读|自主两厢型小车市场为何跌宕起伏?
作者:余德进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谈及两厢型轿车,大家脑海里最深的恐怕是POLO/高尔夫了,对于自主品牌的两厢型轿车十分陌生,今天笔者试着从客观数据的角度去...
凤凰汽车评论 谈及两厢型轿车,大家脑海里最深的恐怕是POLO/高尔夫了,对于自主品牌的两厢型轿车十分陌生,今天笔者试着从客观数据的角度去描述两厢型自主轿车市场的发展轨迹,探索自主两厢型轿车未能得到发展的真实原因。
自主品牌两厢型轿车雪崩式下滑
过去的十年间,中国汽车市场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2006年-2010年期间乘用车增速更是大跃进式的增长,但是从内部结构来看,也有一些逆于市场大势的细分市场值得关切,比如我们今天的主角——自主品牌两厢型轿车。
从自主品牌两厢型轿车过去十年的市场走势来看,可以2010年作为分水岭,在2006-2010年期间基本呈现每年成长的态势,特别在2009年的增速还高达159%;但是从2010年以后该市场却下滑的异常的快,甚至在2015年下滑幅度达到49%。
从自主品牌两厢型轿车分级别来看,该市场密集分布在紧凑型车、小型车、微型车三个区间,而通过观察数据发现2010年微型车市场达到峰值——46.4万,此后开始大幅度下滑,直至2015年的8.8万,其销量总量缩减到1/5,小型车份额在短时间内略有改观,但紧凑型车份额提升才是大势所趋。
消费需求不断升级,自主品牌放任自留
其实,自主品牌两厢型轿车走到今天的惨淡地步是有深层原因的,总体市场的跌落是外在原因。我们拿2015年与2010年的轿车市场作比较,总体轿车市场提升了20%,这其中主要是得益于紧凑型车和中型车市场的拉动,而自主品牌两厢车市场的主要阵营微型车和小型车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滑。消费升级趋势十分明显,昨天的QQ就是今天的风云2。
第二个原因来自于自主10万以下SUV市场的不断碾压,受到SUV市场的疯狂式发展,自主品牌更加青睐于通过高底盘、舒适性好的造车技术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SUV车型说到底还是一种变种的两厢车,在价位差不多的情况下,消费者当然会更加喜欢一种视野、空间更好的交通工具。
最后,自主品牌自身对于两厢型轿车市场的投入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发现在2006年的时候自主品牌共有15款两厢轿车在售,但是在2010年就上升到45款,而又过了6年,到了今年2006年,居然还是45款车,换一句话说在这六年间自主品牌对于这块市场是放任自流的态度,没有投入哪里来的产出呢?而且很多自主的两厢车都是简单地基于三厢车型改良而来,如帝豪RS,如逸动XT、东南菱仕V6。
再细看一些企业,特意通过对过时的两厢车底盘调教,而且把车身拉到SUV水准,对外宣称曰SUV产品。长城可谓先行者,炫丽作为一个两厢车确实贡献了较大的销量,但长城远不满足于此,在2012年重新调校了底盘和车身,华丽转身之后取了个漂亮的名字“哈弗M4”,销量甚至过万,堪称汽车界的传说。还有吉利今年上市的帝豪GS,明显也是基于帝豪两厢车RS打造,最近奇瑞也在沸沸扬扬地将基于风云2底盘打造的瑞虎3X推向市场。
以精品车标准打造,两厢车仍然大有可为
其实,如果自主品牌认真以“做好车、做精品车”的姿态来面对这个市场,是能取得一定水平的,而且随着女性客户的日益增多,两厢轿车仍然大有可为。
我们来看看两厢车市场TOP3的POLO、高尔夫、飞度,销量不仅没有萎缩,反倒快速增长,这其实与企业的投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polo为例,在2002年开始被正式引入中国展开与全球同步化销售(此时为第四代polo),凭借其小四眼的造型迅速走红;2003年,大众在动力上对其改良,匹配了FSI汽油直喷技术,在当时这可绝对算得上潮流技术了;2005年,该车进行了中期改款,两厢车被命名为“劲情”,然后又打造了cross Polo车型;其第五代车型于09年上市,全车外观和内饰有了质的飞跃,这次换代的一大特色就是搭载了1.2 L TSI和1.6 L TDI两种增压发动机,该车推向市场之后大受好评,销量大增; 而且polo借助14年大改款之机邀请了韩寒作为其代言人,韩寒“个性张扬”、“放荡不羁”的性格融入其车格,达到人车合一的理想形象。
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自主品牌涌现出的佼佼者就鲜为人知了,风云2和北汽E系算是曾经辉煌过,但是因为产品本身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投入,导致最后夭折,以残局收场。
总结:只要舍得投入,坚持精品车理念,自主品牌两厢型轿车仍然大有可为。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中国品牌与合资真实差距究竟有多大?
2017-05-08 09:26:29
购置税减免政策到期,车市会走下坡路?
2016-11-30 09:22:34
为什么燃料电池很难普及起来?
2016-11-13 08:42:55
购置税减半政策缘何被厂家做足了噱头?
2016-11-08 15:11:52
没有这三大基础设施,汽车电商就是扯淡
2016-11-03 12:04:04
为什么各大车企纷纷布局中型SUV市场?
2016-11-02 10:57:20
BBA共享移动互联数据预示着什么?
2016-09-29 15:47:57
自动驾驶缘何在中国道路难以执行?
2016-07-11 11:23:42
另一个新的角度详解换机油的学问
2016-07-07 15:47:20
“中国式加长”还需量体裁衣
2016-06-29 21:40:47
余德进:美系SUV来势汹汹 能否赶超德系
2015-01-09 10:47:49
余德进:斯柯达品牌想要单飞靠什么?
2014-11-12 17:55:19
赛场风云 北汽赛道抢镜或暗藏玄机
2014-10-24 09:10:09
余德进:弯路是自主品牌的必经之路
2014-06-23 09:49:03
余德进:从车展看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2014-04-30 09:25:05
专栏作家
-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