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车市半年报喊自主品牌车回国?
![罗兰]( http://y1.ifengimg.com/auto/image/2015/1217/043921894.jpg)
作者:罗兰
核心提示:凤凰汽车评论 巴西车市2016年上半年销售数据出炉,自主品牌车在巴西的糟糕现状,难道不应该打道回府吗?大举投资新兴市场国家车市,倡导自...
凤凰汽车评论 巴西车市2016年上半年销售数据出炉,自主品牌车在巴西的糟糕现状,难道不应该打道回府吗?大举投资新兴市场国家车市,倡导自主品牌车走出去战略,全球化口号喊得山响,但基本都是虎头蛇尾,毫无作为,全球化战略如果按照自主品牌车目前的套路,何时能有出头之日?
巴西为主的南美车市,各大自主品牌车曾经就像打鸡血一般,纷纷豪言壮语,势要拿下,曾经的庞大进军巴西车市的计划,迄今为止,都未曾兑现,全部都是纸上豪言,奈何自主车企有意,而巴西车市无情。
回归自主品牌车巴西拓展史,一条清晰路线图显示,年复一年,一路走衰,无法挡住的颓败势头,用销量数据来解读。
2011年自主品牌车在巴西车市站上巅峰,江淮和奇瑞年度总销量分别为23723和21676辆车,单月销量高点时一度超过三千辆车。哈飞总销量为8259辆车,还有一款自主贴牌车EFFA年总销量为9133辆。自主品牌车仿佛进入高速发展通道,各家自主车企开始准备发力巴西车市。
然而,事与愿违。2012年江淮和奇瑞总销量分别为18042和14197辆车,销量大幅下挫,其它自主品牌车的销量纷纷大跌,总销量不值一提。
接下来的2013年,自主车企在巴西局面持续恶化,江淮一度还能稳住销量,年总销量还保持在万辆车之上,年总销量为15966辆车。而奇瑞销量则是跌破万辆车大关,2013年仅售出8053辆车。
2014年则更为糟糕,江淮年度总销量还不及奇瑞,下跌的势头超过奇瑞,且是暴跌,年总销量仅为8410辆车,相比2013年跌去一半销量。奇瑞反而稳住下跌势头,销量小幅上涨,超过2013年,年总销量为9547辆车。
原本以为,奇瑞在2015年表现会更佳,结果却是再次令人失望,年总销量仅为5328辆车,再次同比暴跌。江淮售出5024辆车,同样下跌。力帆销量为5005辆,销量上涨。吉利售出651辆车,哈飞和金杯分别售出216和208辆车。
五年时间,销量见证自主品牌车在巴西车市的一路下跌史,在此期间,因为巴西政府提高工业产品税,曾经重挫自主车企。巴西政府就是为了阻止在南美其它国家生产的汽车出口至巴西,冲击巴西国内汽车产业。换句话讲,也就是只鼓励在巴西建厂,提高本地化率,创造就业机会。
为应对巴西政府的汽车业保护政策,自主车企开始选择在巴西建大规模工厂,奇瑞工厂已经在去年开工生产,江淮工厂明年也将建成开业。还有准备在2018年建厂的其它自主车企,侧面显示自主车企在巴西车市拥有长远规划,但计划归计划,能否顺利实施,自主车企无法给出明确答案。
巴西车市曾经出现过的高速上涨势头,确实拥有极高吸引力,并且充满想象空间,一幅未来蓝图描绘出巴西车市的美好,吸引众多自主车企准备去巴西车市淘金。
2006年至2016年巴西车市上半年销量走势图,可以给出清晰答案。2006年上半年总销量仅为80万辆车,07年超过100万辆车大关。接下来是一年一步台阶,08年快速冲过130万辆车,09年抵近140万辆,2010年突进至小150万辆。
2011年突破150万辆半年总销量大关,2012年开始苗头有些不对,半年总销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略有下挫。2013年再次冲高,半年总销量攀升至大约160万辆。
2014年开始进入下跌通道,2014年上半年总销量跌破160万辆车大关,2015年大跌至120万辆车多一些,2016年上半年总销量仅为95万辆车,同比暴跌。
2016年上半年的销量已经跌至2007年的水平,十年时间,巴西车市再次跌回原点。此种局面,与全球经济走弱不无关联,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曾经经济一度连年看好,但好景不长,2013年之后就进入下行通道,至今依然萎靡不振。
今年上半年,登上巴西车市前二十一位品牌车榜的自主车企仅有力帆一家,也仅仅只售出1842辆车,照此趋势下去,今年总销量又是大跌局面(去年力帆共计售出5005辆车)。
江淮和奇瑞分别仅售出1402和1133辆车,榜单都未进入。今年各大自主品牌车在巴西车市,已经跌无可跌,再跌下去,建议自主车企回家,国内虽然竞争日趋白热化,这几家自主车企还能混些时日。只是一直听说,国内车企因为销售不佳,各大车企无论内外资,销售老总都纷纷辞职或者转行,而自主车企在巴西如此糟糕的表现,谁来为此负责呢?尤其是国企。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众多中国车企相加市占率在智利排第一
2017-10-31 17:35:54
上汽MG在泰国车市亮点满满
2017-09-27 14:35:02
哈弗在澳大利亚8月仅售出88辆车
2017-09-19 17:26:04
中国品牌车在埃及车市集体走衰
2017-08-30 14:35:57
上汽MG上半年在泰国卖出多少辆车?
2017-08-14 09:29:43
五菱在印尼开始生产 能否复制中国模式?
2017-07-27 10:00:53
长城重回俄罗斯中国品牌车销量榜前四
2017-07-21 15:55:44
干货!中国品牌车前五个月在巴西卖出多少辆车?
2017-06-29 09:50:09
中国品牌车何时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2017-06-09 14:27:24
一带一路|吉利借道宝腾进军东盟
2017-05-27 11:09:37
哈弗H6在俄罗斯的打开方式不对?三个月上牌235辆
2017-05-16 15:49:28
中国公司控股哈萨克斯坦汽车厂
2017-04-21 11:26:26
吉利退出收购宝腾 走捷径的算盘落空
2017-03-24 14:31:28
自主车企聚焦东南亚 与日企展开争夺战
2017-02-23 09:49:51
独家披露自主品牌车在俄罗斯一月注册量
2017-02-20 09:47:24
专栏作家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