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英菲尼迪的“春天”还会远吗?
![吴江]( http://y1.ifengimg.com/auto/image/2015/1217/044611205.jpg)
作者:吴江
核心提示:1月11日,一场名为“启释录”的秀在国家体育馆上演,来的人很大牌,有“水果姐” Katy Perry,林志颖、庾澄庆、李宇春、张靓颖等一众演艺明星,据说现场到场的人超过一万,因为抽...
凤凰汽车评论 1月11日,一场名为“启释录”的秀在国家体育馆上演,来的人很大牌,有“水果姐” Katy Perry,林志颖、庾澄庆、李宇春、张靓颖等一众演艺明星,据说现场到场的人超过一万,因为抽不开身的缘故,遗憾没能去到现场,但还是从当晚媒体朋友圈里看到了很多现场照片,好几个微信群也都讨论着当晚的情况。
讨论的话题中,有说英菲尼迪花5000万做这场秀还不如实打实的做几场营销战役,也有人说英菲尼迪终于不再小打小闹,而是敢于在中国大手笔做活动了,关于投入与回报这种争议,对于英菲尼迪市场营销及公关总监刘旭来说,也许他并不关心,但会让他开心的是,英菲尼迪终于又回来了,终于又回到了大家日常讨论的范围,而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众品牌。
当然,支撑英菲尼迪做得起这场秀的主要原因还是离不开它去年良好的销量,17108是2013年英菲尼迪交出的总成绩单,同比增长54%遥遥领先今年豪华车销量增幅,继美国之后,中国市场成为英菲尼迪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去年从宝马挖来的营销专家戴雷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节奏,让英菲尼迪进入中国6年来,首次尝到了“敢爱”的甜蜜。
当然,除了这场秀之外,能够让英菲尼迪最为自豪的事情莫过于去年下半年抓住了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火热,凭借着赞助这档同期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一下子让英菲尼迪成为了众人讨论的对象,出席论坛,接受颁奖成为了去年下半年刘旭最烦的事情,“《爸爸去哪儿》让我们去年一共囊括了6项营销大奖”。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说英菲尼迪的成功只是来自于幸运,那么绝对是不公平的,当然,赞助这种事情有时候也得需要一些运气。
整个准备是从2012年底开始的,比起之前混乱不堪的产品命名来说,英菲尼迪貌似准确的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统一英文加数字的方式,轿车品牌以Q加数字的方式,SUV品牌以QX加数字的方式,跨界车就以JX加数字的方式出现,这样名字的统一,让消费者一下子找到了如何区别英菲尼迪车型的办法。
但更为关键的还在于人的努力,而整场演出暖场环节就是从人员调整开始说起,原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吕征宇在去年4月份突然被调去负责亚洲和大洋洲除中国以外的市场,接替他的是能够说得一口流利中文的原华晨宝马副总裁戴雷,比起吕征宇之前履历法拉利中国这种小众品牌不同的是,戴雷在华晨宝马这个大众化豪华品牌上得到充分历练,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更符合英菲尼迪想要急切做大,占稳二线豪华品牌主流阵营的需要。
紧接人员调整之后的是产品的调整,英菲尼迪何时国产化一直被国内媒体所诟病,被认为是其远远落后于ABB的关键,但该来的还是迟早会来,去年5月份,英菲尼迪国产项目正式落户东风日产襄樊工厂,成为继ABB、凯迪拉克等之后国产化又一豪车品牌,首款国产化QX50也将于今年亮相,“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中国本土化生产”,在1月11日的媒体答谢会上,戴雷无不自豪的说,“今年我们将有6款新车上市”,这将是英菲尼迪进入中国以来产品投放最密集的一年。
如果说营销、产品、人员都已经到位,英菲尼迪是否就已经完全有信心冲击ABB的市场地位,显然不尽如此,请英菲尼迪的团队冷静一下,千万不能着急,为什么这么说,
一、产品质量如何保证
英菲尼迪在过去一年分别因为油门踏杆连扳,ABS失灵等情况两次召回了M35和JX两款车型,这对于一向以追求产品质量安全来说的英菲尼迪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如何能够保证质量,特别是国产化之后不减配的同时还能保证进口品质,对于英菲尼迪的团队来说,任重道远。
二、谨防过度营销
在赞助《爸爸去哪儿》之前,虽然也有维特尔加盟英菲尼迪担任产品测试总监、赞助F1红牛队等大手笔的事件,但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英菲尼迪过去最火的一件事莫过于高晓松酒驾事件,业界人员坦言,英菲尼迪过去6年的传播还不及高晓松车祸一事带来的知名度高,由此可见,英菲尼迪并不像上海通用那样是完全具有精准市场营销能力的车企,成功赞助《爸爸去哪儿》只能是看成偶然性事件,而不能当成必然性事件,不过貌似英菲尼迪没有收手的意思,戏剧性的赞助高晓松主持的《晓说》,从这件事情整体来看,英菲尼迪之前都是主打最感性的豪华品牌,《爸爸去哪儿》之后转换成主打亲情品牌,这之后植入《晓说》貌似又在走公知定位,这其中混乱的逻辑让人不敢保证,高潮过后还是高潮,也许迎接的将是无情的挫折。
三、渠道建设需提升
英菲尼迪在过去几年听得到最多的消息就是经销商亏损退网,昂贵的运营成本加上屈指可数的销量,让英菲尼迪的经销商苦不堪言,动辄10万的降价,让价格战打得满天飞,渠道混乱也是圈内媒体对英菲尼迪经销商最为忌惮的事情。在今年媒体见面会上,戴雷也带来了新的消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部分经销商已经开始实现扭亏为盈,我相信这种趋势还将继续,我们也将把经销商网点从60提升至80”,英菲尼迪的很多经销商是做东风日产出身的,在东风日产这几年良好的市场表现掩盖下,英菲尼迪渠道亏损的情况并未集中爆发,在大部分经销商还未扭亏为盈的情况下,在限购严重、豪华车限制的一二线城市广泛建店也许并不是明智之选。如何能够借助东风日产的渠道下沉,也许是英菲尼迪突破的关键。
四、产品价格高企
在国内一线豪华品牌价格不断下探,甚至开始到20万出头的价格,而英菲尼迪动辄40万起步让很多消费者望而止步,如何能够通过国产化降低产品售价,同时还能够保证经销商的利润也成为摆在戴雷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引进紧凑型SUV和紧凑型轿车也许是英菲尼迪打开市场销量的必经之路。
最后,英菲尼迪在“启释录”秀上提出的平民化“敢.爱”传播主张,也许正是它放低身段,走进中国消费者开始的第一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霸气登陆印尼 上汽通用五菱国际化版图又进一步
2017-07-12 12:01:07
“领导者的困惑”——上汽通用五菱转型之变
2017-05-12 12:02:12
五菱宝骏为何官降?
2016-04-24 14:14:09
吴江:国内出租车为什么都得用5座?
2014-12-22 18:15:08
吴江:中国8月MPV排行榜前十大车型分析
2014-09-10 10:55:12
吴江:“十”问上汽通用五菱
2014-09-02 12:59:43
吴江:新上市的车型到底该买不该买?
2014-09-01 11:10:05
吴江:八大因素决定是否成为中国畅销车
2014-08-26 11:40:05
吴江:2014年哪些汽车召回了?
2014-08-25 12:48:11
“高大上”什么时候成了汽车圈负名词
2014-08-22 10:47:20
吴江:宝骏730对于五菱意味着什么?
2014-07-30 09:36:48
吴江:从五菱老总座驾变化看企业转型
2014-07-08 10:19:39
吴江:上汽通用五菱转型胜算几何?
2014-06-12 10:28:33
吴江:宝骏与启辰 “大小”错位竞争论
2014-05-21 10:30:55
吴江:中国自主车企突围 惟家用MPV不破
2014-03-18 09:28:29
专栏作家
洪永福
专栏作者:洪永福
东风汽车公司副总规划师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汽车行业观察家
AlfredTian
专栏作者:田永秋
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陈光祖
专栏作者:陈光祖
汽车工业资深专家
emilysuny
专栏作者:孙晓红
《汽车观察》副主编
吴琼
专栏作者:吴琼
汽车媒体人
网罗车音
专栏作者:罗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张志勇专栏
专栏作者:张志勇
汽车营销咨询顾问
君临车市
专栏作者:周丽君
资深媒体人
谦谦君子瞳睛看车
专栏作者:佟子谦
四海车谈
专栏作者:四海一车
晖常车市
专栏作者:苏晖
资深汽车营销工程师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评论员
吴迎秋专栏
专栏作者:吴迎秋
汽车媒体人
车界纵论
专栏作者:余建良
汽车媒体人
车市欣声
专栏作者:张欣
汽车行业研究员
球辉车谈
专栏作者:贺球辉
独立评论员
周哥谈车
专栏作者:周磊
汽车行业评论员
肖波
专栏作者:肖波
汽车媒体人
少华车评
专栏作者:黄少华
汽车媒体人
桃然之父
专栏作者:张少华
汽车独立评论员
予墨Auto
专栏作者:汪军艇
汽车独立评论员
晨词蓝调
专栏作者:高德起
独立评论员
冯冲
专栏作者:冯冲
汽车财经评论员
予善观车
专栏作者:骆予
独立评论员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
陈志杰专栏
专栏作者:陈志杰
汽车媒体人
程晓东专栏
专栏作者:程晓东
首席汽车分析师
行者吴江
专栏作者:吴江
独立评论员
丹东晓程
专栏作者:丹东晓程
资深汽车评论员
关云山专栏
专栏作者:关云山
汽车独立撰稿人
底特律丁华杰
专栏作者:丁华杰
汽车独立撰稿人
凌然
专栏作者:凌然
独立评论员
罗兰
专栏作者:罗兰
独立评论员
概说新语
专栏作者:王概
独立评论员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资深媒体人
MiVo
专栏作者:MiVo
独立汽车评论员
芜下阿蒙
专栏作者:芜下阿蒙
独立汽车评论员
宇星评车
专栏作者:张宇星
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
风之谷
专栏作者:风之谷
独立评论员
蒋律师说
专栏作者:蒋苏华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汽车产业观察
专栏作者:陈希
中国买车网CEO
余德进随笔
专栏作者:余德进
中国著名人文经济学家和知名汽车评论人
静水流深
专栏作者:魏东升
汽车杂志社记者
林燃说车
专栏作者:林燃
汽车评论员
费墨车话
专栏作者:黄嘉刚
行业评论员
笑寒松
专栏作者:笑寒松
方向车道
专栏作者:方向
资深评论员
马瀚明专栏
专栏作者:马瀚明
庄智渊专栏
专栏作者:庄智渊
裴达军专栏
专栏作者:车市裴聊
博车闻
专栏作者:李文博
童济仁的汽车评论
专栏作者:童济仁
夏至观车
专栏作者:夏至
梅卿沁雪专栏
专栏作者:梅卿沁雪
田永春专栏
专栏作者:田永春
晓角昂扬
专栏作者:曹晓昂
汽车媒体人
国信看车
专栏作者:王国信
汽车行业媒体人
王逸轩专栏
专栏作者:王逸轩
老胡聊车
专栏作者:胡四海
汽车评论员
撄宁车道
专栏作者:撄宁
汽车评论员
思想财视界
专栏作者:陈思
财经媒体人
李昆生
专栏作者:李昆生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